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不知不觉,今年以来银行股走出了一波V字行情。其中,中信银行本周一度连拉两个涨停板。
有市场传小作文显示:响应国家号召,效仿三大运营商、三桶油,银行股未来可能一年分红两次,并猜测中信银行将是先锋。有业内人士指出,新国九条已经重塑了A股的估值体系,随着央企市值管理时代推进,越来越多公司实现稳定分红,未来的结构性牛市行情或将被历史上分红率高的央企股主导。
A股银行股长期处于破净和低估的洼地中,由于盘子过大,长期以来被资金抛弃,只能靠着高股息获取长期收益。但随着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长期利率趋势性下行,银行股的防御性+高股息获得了大资金的青睐,目前国有大银行的走势普遍向好,股价上涨叠加分红,也能为投资者带来相对良好的收益。
长期来看,上述股票的走势属于慢牛行情,2023年呈现小碎步上涨的态势,比如宁沪高速在2023年涨幅不到18%,但聪明钱已经悄悄布局,黑石、JP摩根在2023年三季度继续增持,三菱UFJ金融集团、花旗仍处于前六大股东序列。
高速公路收费类似于经营水电站,前期投入后,后期堪称一台低负债高毛利的印钞机。宁沪高速负债率低于50%,高速公路运营毛利率高达68%,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0.37亿元,同比增长近30%。
创新高个股中也有不少隐形冠军,主营叉车的杭叉集团在海外战略的带领下,2023年预计净利润达到16亿元至18亿元,增长幅度为61.98%至82.23%。景顺长城在当年二季度精准埋伏,已实现不菲的浮盈。
资金层面,曾经火爆的锂电行业受制于下游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增速放缓,锂电各环节产能过剩,2024年很难有所表现,甚至在资金流出后,可能引发加速瓦解的态势。
各种茅等抱团股在基民不断赎回、股价持续低迷后,也有可能再度下探。比如曾经靠重仓消费股红极一时的千亿基金经理张坤,其管理规模在2023年四季度末缩水至654.74亿元,较其2021年高峰时期的1344.78亿元,已经腰斩。
资金如流水一般,总会寻找更合适的标的。目前A股共计5000多家上市公司,当前的成交量不可能推动全面牛市,结构性行情中,资金极有可能流向估值洼地。
纵观过往,A股风格切换是历史规律。
以散户主导的市场,极易追涨杀跌,导致牛短熊长,上涨时疯狂,下跌时惨烈。一个主题或板块见顶时,就是另一个板块的启动点,而这个变盘点基本是岁末年初,这时也是基金等机构大户进行年终盘点以及调仓换股的时间点。
例如,贵州茅台2021年2月10日见顶,那一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九,也是农历鼠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次年开盘便开始下跌之旅,至今下滑30%。
而那个时刻,正好是微盘股(A股市值后400位的个股)崛起之日,有些一鲸落,万物生的意味,但经过2年多的大涨,到2023年年底,微盘股彻底崩塌,而此时,低估值高分红板块悄悄上涨,A股独特的跷跷板效应再一次发生。
尤其是新兴的高科技和新能源产业,虽然行业长期趋势向好,其中也有不少优秀的企业,但由于A股涨跌不确定性因素极多,操作难度增大,投资者不能对某些个股有太多的执念,应该平稳心态,放弃短期暴利的贪念,要更多侧重长期收益。
另外,中特估、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考核等政策持续发酵。2022年11月,证监会领导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提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要求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2023年,中特估主题投资行情开始演绎,但此后一度沉寂。
到2024年1月24日,国资委首次提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而过去政策以鼓励为主。
经过早期的市场化改革后,应该注意到市值管理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一环,亦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比如,德意志银行将微软、亚马逊、英伟达、Meta、苹果、Alphabet和特斯拉称为美股科技七雄,总市值合计高达13.1万亿美元,是全球第四大股市日本市场的两倍多,盈利规模约等同日本股市利润总和,约等于中国股市利润的一半。
这样的超级能力造就了七家公司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
同时,美国SEC早在1982年就颁布了10-18规则推动企业回购股票,并将股东总回报视作评估管理层绩效的重要指标。比如,Meta近期宣布增加高达5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并计划进行公司史上首次派息,加上超预期的业绩,股价单日暴涨超20%。
两项重磅政策叠加下,央企分红回购力度或将加强,市值管理也将成为国企上市公司管理层重视的一项任务。
目前,以中国神华、中国海油、长江电力为代表的高股息国企走势愈发强劲,股价上涨的同时加上高分红,不仅能获得较好的绝对收益,而且能够收获更大的相对收益。
从茅指数,到锂电新能源,再到AI,2024年,低估高息崛起正当时。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